通告-叶根友字体使用相关问题

通告-叶根友字体使用相关问题

关于美术作品使用问题的通告暨温馨提示

叶根友先生系叶根友系列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依法享有著作权等相关权益。基于未经授权擅自商业使用、未经授权擅自发布下载链接等情况频发,现就叶根友相关美术作品的使用问题通告如下:

一、叶根友字体系商业字体,使用须经过权利人授权许可。任何企业、个人等社会主体在商业用途(如广告宣传、商业发布、商品包装、游戏内嵌程序用字等)使用叶根友字体都必须经过权利人授权许可,购买授权后方可使用。

二、未经授权擅自商业使用者应当停止侵权行为。未经授权许可进行商业使用、发布下载链接、假冒叶根友字体运营方等行为均系违法(侵权)行为,请相关方立即停止实施相关侵权行为。

三、若有商业使用需求可登录叶根友字体官方网站(www.yegenyou.com)查阅授权许可方案并与权利人联系授权事项。为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助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叶根友系列美术作品结合客户需求,逐步推出优惠授权方案,深化文化服务内容(如提供AI造字功能)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

特此通告。

中文字体设计的前世今生

2014-12-17


中文字体设计的前世今生



信息内容

中文字体设计的前世今生

 

 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中国的字体设计是在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在古代,中国的字体设计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时期,在宋朝时进入黄金时代。随着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刻字用的雕刀对汉字的形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余秉楠在《美术字》一书中提到:“印刷术发明后,产生了一种横轻直重、结构方正匀称、阅读醒目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字。”宋体字在明朝传入日本以后,很受欢迎,所以至今日本人一直把宋体字称为“明朝体”,而这正是现代最通行的汉字印刷体——宋体的始祖。

  清朝末年,铅字排版印刷术传入我国,字体设计进入铅字时代。这个时期的字体设计既要带有传统文化的审美惯性,又要符合铅字印刷的工艺要求,字体设计走到了转折的关口。中国印刷出版界开始研究、推出新的字体。1909年,一套楷书印刷字体诞生,该体具有浓重的汉字书法神韵。1916年,钱塘人、丁辅之等人为商务印书馆刻制了“仿宋体”,这种全新的字体兼备宋体和楷体的神韵,挺拔秀丽是其主要风格。随后,根据拉丁字体中的等线体创制的具有现代风格的黑体字也传入我国。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仿宋、黑体、楷体等现代最通行的印刷字体先后出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出版总署在北京、上海两地分别建立了字模厂和印刷技术研究所,选拔和招募了相应的专业人才(约几十人),形成了专业的字体设计队伍。1961年,北京率先完成了第一套字体“611体”(即老书宋体,用于书籍正文排版,目前已弃用多年)。1964年1月,北京新华字模厂字体设计室又为《人民日报》设计了正文字体“641体”(即报宋体),在设计这套字体时,参考了日本的“秀英体”,这套字体一直沿用至今。

  铅字印刷是印刷走入机械化、工业化时代的标志,但在这一时代里,印刷字体设计却始终无法超越手工劳动的制约,无法摆脱刻模、铸字、捡字、排版等一系列印前繁杂工艺的束缚,每个设计师一天最多能设计3至4个汉字,设计进程十分缓慢。

  1975年,由北京大学王选教授主持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史称“748工程”。1987年,方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开始在《经济日报》全面应用,中国出版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字模厂、字模、铅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