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7
字体的生存现状:缺人才 最大问题还是知识产权
信息内容
字体的生存现状:缺人才 最大问题还是知识产权
2012年10月16日15:1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颜亮
原标题 [留在字体上的人情味]
粗雅宋”字体,朱志伟设计。
编者按:9月7日南都B14-15版(右图)报道了《从古书中寻回汉字之美:两个设计师不同的字体设计之路》。与独立设计师充满艺术感的字体相对应,有一类字体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更相关,它们是存在于我们每日所见的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上的字体。下文为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字体开发总监、方正字库首席字体设计师朱志伟讲述这一类字体的生存与现状。
印刷字体要便于清晰传达信息
对一般读者而言,字体尤其是正文字,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印刷字体不能过度强调自己的特点,它的主要功能还是在于清晰准确传达信息,如果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字体的风格或特点吸引了读者,从而分散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注意力,这就意味着这款字体的失败。字体带给读者的好处必须是无声的。
所以,一般人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出字体间的区别。以印刷正文的宋体为例,广州日报的宋体同南方周末的宋体是两款完全不同的字,广州日报用的是兰亭宋,南方周末用的是新报宋。这两类字,在报纸上排出来差别非常大,兰亭宋排出来比较秀丽,而新报宋,由于字的中宫被稍微放大了,所以排出来就显得比较大气。
我们在设计字体时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字体创新一定要落到实用上,在创意阶段就要考虑它的用途,你针对哪个市场,要达到什么效果,都要考虑清楚。以我设计的“博雅宋”为例,我在风格上追求简约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快速阅读的功能。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阅读报纸的方式大多是浏览,很少有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的,所以我选择的角度是提高字体的整体感,在读一个词或一串字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字与字之间气息不断,行气贯通流畅,使阅读更为轻松和愉快。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在字体设计上下功夫,字面大小、笔画粗细、结构重心,以及合理的字距等。只有把这些因素都协调好,才能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同时读起来也比较舒适,不会有压抑感。
现代技术是字体设计的双刃剑
字体必须与时代同步发展,因为字体会随着社会风尚、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实用是字体发展的动力,字体演变的直接原因就是工具的改变,工具的改变造成了字形风格的变化,比如说在铅与火的时代,都是机刻铜模,与手工铜模相比,虽然在工艺和效率上有了很大进步,但留在字体上的人情味少了,机械感多了。而现在的数字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为适应各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发展,字体设计必须越来越严谨和精密,同时也为字体回归人性化提供了技术条件。
以我设计的“博雅宋”为例。它刚出来时算是非常时尚,2003年到现在也有近10年了,我这几年也越来越觉得它有些过时了。尤其是当你把它印在用铜版纸印刷的杂志上,显得还是太细了,如果粗一点整个效果会更好。而且“博雅宋”的扩张型结构也有些过分夸张,应该更优雅一点,中宫稍微收回一点,显得不那么张扬,可能会有更强的阅读适性。
虽然如此,但我也必须强调,现代技术始终也是一把双刃剑。你现在去看出版物上的字距、行距,不管是报纸还是杂志,手机还是电脑,虽然用的都是同一款黑体,但不同的媒体用的字距、行距是不一样的,也有很多是不合理的。这种对排版功能的滥用,有时让我非常恼火,有时字距过大,有时字距过小,有时干脆两个字都挨在一起了,整篇文字都挤在一起了。
这是现代技术造成的结果,在铅与火的时代,一篇文章排不下或排不满时就要找编辑改稿子。现在不一样了,你不管排不下还是排不满,都不需要改稿子,直接用排版软件的挤排或撑满功能,字距一挤就行了。他也不管你读者好不好读了,看着舒服不舒服了,让读者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分辨。所以说先进技术,对用户、对读者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一直提倡我们做字之人和用字之人共同的服务对象就是读者,给读者完美舒适的阅读体验,不仅仅是我们字体设计师的责任,也是用字之人 编辑和平面设计师的责任。
字体“以人为本”应向日本学习
中国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成立自己的字体设计队伍。在这之前,中国的字体基本是从日本进口的。所以你现在看,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出版物上的字都显长,而这之前出版物上的字都是方正字库的。日本的字体横排起来整体偏扁,而中国当时的字体设计理念是追求腰身紧重心高,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显长。其实字形见方的字更适合横排阅读的,这个和西文也是一致的。
应该说,我们在字体设计理念和用字理念方面都落后日本很远。字体设计不说,一百年前就已经落后了。在用字观念上,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的正文字应该比12磅(小四号)还大些;另外在栏宽上,日本报纸也是越来越短,现在一行也就11个字,短一点的话,更适合人眼视觉的生理特点,读起来轻松,节奏感也更强。他们提倡的是以人为本,适合读者阅读。国内很多报纸杂志就不这样,有些杂志一行通栏排,连着好几页,很不适宜阅读。
字体大小,你别看这是个小问题,但它影响很大。你看现在中国的随便一个班里的学生,多半是近视眼,不能说跟阅读物字号小没关系。出版物上字体字号大小的选择,你有没有考虑过中小学生的视力、老年人的视力这些实际问题?我从2003年就开始呼吁用老五号字排印正文,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为什么呢?你加大字号后就要减少内容,或者要增加版面,这就有一个成本问题了。
字体行业最大的问题是知识产权
随着大家越来越重视字体设计,目前来说,整个行业应该是往上升的趋势。韩国设计师安尚秀曾说过字体设计是平面设计的脊梁,我的理解是,在现代设计当中,你必须能清晰、准确、完美地传达信息。要实现这一点,你就离不开字体设计,因为文字编排和展示,本身就是设计的重要内容。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的院长王敏教授说过,“中国的字体设计上不去,那平面设计也上不去”。所以说,现在各方面都看到了字体设计的重要性,它的未来肯定是光明的。
目前,字体设计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方正字库现在也是不断在维权,一方面你要生存,一方面也要发展,维权跟创新、开发都得要同时进行。在数字时代,盗版对字体设计的影响非常大。在方正字库,以“博雅宋”为例,我们开发一套字库的成本投入要250万元。在目前网络时代,你卖出去一套,它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不付费使用。这样下来,你的成本回收就非常困难,最后自然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后继无人与缺乏培养体系
除了我们强调比较多的盗版问题以外。我个人看来,目前字体设计行业也存在后继无人的问题。字体设计人才培养起来非常困难,周期也比较长,它不像其他艺术门类,比如说画油画,一些技法、观念、传统都可以系统学习。中国的字体设计,基本上没遗留下什么完整的资料。上个世纪60年代那批老一辈字体设计师,他们字体设计的生命周期也就不到30年,中间还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到王选的照排系统成功推广普及后,这个行业整个都没了,他们留下了宋、仿、黑、楷等非常经典的字体,但在理论上留下东西很少。像我个人从事字体设计工作,基本上都是自学出来的,完全靠自己摸索,也没人教你。
在中国字体设计从雕刻、绘制而来,对从业者的称谓一般都是“刻字师傅”,后来有了机刻铜模工艺后被称谓“工艺美术师”,被称为“字体设计师”的历史并不长,这是90年代之后的事,所以这个行业在中国还很年轻,有很多行业建设性工作没人做。我们方正字库内部,经过几年的努力,去年开始设立了字体设计师职位评审体系。从去年开始评审,分为初级和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在高级字体设计师里又有“1、2、3”三个级别。应该说,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进步,但从整个体系建立来说,观测这个条例才仅仅完成了三分之一,我们还有三分之二的工作没做。这三分之二的工作就是建立一个职业培训体系和应知、应会的考核制度,这样再加上技术评审条例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发展的规划。
采访整理:南都记者颜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朱志伟
(责任编辑:李旭光)
授权专线0571-28800232(售前热线) |
在线授权在线授权法律声明 服务与支持 |
字体安装字体格式字体安装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
关注我们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
TEL: 400-803-0018 0571-28800235 28800232 侵权举报/合作E-mail : yegy1977(at)qq.com
Copyright © 2007-2024 杭州贤书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4029513号-4 / 公安备案:33010502001632 Process: 0.0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