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7
钱松(1818~1860年),清代时期篆刻家、书画家。初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铁庐、耐清、老盖、古泉叟、未道士、云和山人、西郊、秦大夫、云居山人、云居山民、铁床觉者、见闻随喜侍者,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唐(今浙江杭州)人,流寓上海。工书善画,嗜金石文字,犹精篆刻。
钱松篆刻造诣甚高,为历代印人所推崇,并将其推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晚清至今,其篆刻艺术也一直被 归为浙派范畴讨论。然而,钱松的篆刻艺术是否真正属于浙派,钱松本人是否应该归为“西泠八家”之一,有不少学者提出此类疑问。如韩天衡先生在《豆庐印话》 中云:“钱松虽八子之末,而取径敬身,又有摹汉印二千钮之功力,天资高、功力厚,故所出已非浙派可囿,惜其籍西泠,故被推上了“西泠八家”的“交 椅”。而以吾之见,钱松足以超过六家,而与丁敬比肩。”
钱松与富阳胡鼻山人胡震同时,交易最深,同时往返沪杭之间,与上海诸名家游。善鼓琴,工篆、隶,精铁笔,藏古碑旧拓皆有题跋。画笔近江贯道,山水设色苍古有金石气,亦善梅竹,尝手摹江氏汉铜印丛。晚与杨见山、僧六舟等结社南屏。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杭州,服药而亡。咸丰十年(1860),光绪三年(1877)同邑高邕辑其遗印成《未虚室印赏》四卷行世。
钱松的篆刻,受到浙派篆刻诸子尤其是丁敬、蒋仁等人的影响。但他在刀法、篆法上都有所蜕变,因而最终蹊径独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的用刀,以切带削,轻浅取势,富有顿挫起伏,故线条更为古厚生涩。他的一些以披、削用刀为主的作品,对吴昌硕有所影响。在篆法上,钱松方圆兼使,故面目丰富多样,意境极为高古。他在浙派篆刻中独树一织,这是钱松胜于同时代西泠诸家的独到之处。
(编辑:帧雨)
授权专线0571-28800232(售前热线) |
在线授权在线授权法律声明 服务与支持 |
字体安装字体格式字体安装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
关注我们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 |
TEL: 400-803-0018 0571-28800235 28800232 侵权举报/合作E-mail : yegy1977(at)qq.com
Copyright © 2007-2025 杭州贤书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4029513号-4 / 公安备案:33010502001632 Process: 0.0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