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字体侵权 ?注意这些就够了!

2019-8-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无论我们身处哪个行业,在工作生活中都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字体。近几年,随着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完善和版权保护意识的提升,字体侵权的案件越来越多。

   

       2007年,方正起诉暴雪字体侵权并索赔1亿元,2009年索赔金额被追加至4.08亿元,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暴雪公司等停止侵权并赔偿北大方正公司经济损失200万元及诉讼合理支出5万元。


       2008年,方正起诉广州宝洁因其飘柔等产品包装上使用了倩体字,并索赔134万元,但最终败诉。


       2012年,热门影片《失恋33天》,因片头字幕、短信字幕等使用了未授权字体,最终赔付版权方2万元。


       2016年,《九层妖塔》因使用了未授权字体中的7个字,就被索赔51万元。

   

       目前,法院对这类侵权的判决一般为一个字3000-10000元。如果字体设计在产品营利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赔偿金额还会更多。除了赔钱,已经发出的宣传品需要撤回,应对法律纠纷也需要不小的投入,企业在经济和品牌形象上都要遭受不小的损失。


       事实上,侵权与维权的背后不只是利益的撕扯,还有关于创意价值认可的较量。


       比如,2007年方正诉暴雪字体侵权的案子,终审判定暴雪等被告方赔偿200万元。这不但与方正的索赔金额4.08亿元相去甚远,甚至比照方正为一审、二审付出的400多万元诉讼费也差了一大截。

  

       所以,作为字体的使用者,我们更应该给与版权方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不仅可以让字体公司和字体设计师得到应有的回报,也有利于设计和创意的价值体现,更重要的是对设计创新的鼓励和设计环境良性发展的推动。


如何更好的解决字体侵权问题呢?


第一招,为字库付费

  

       很多人觉得字库太贵,实在买不起。其实,购买字体版权,不仅是对个人法律风险的防范,也是对设计师艺术创作的尊重与认可。设计师设计一款字体,每个笔画每个字的结构都需要精心设计和调整,非常耗时耗力,字库产品的价格,是和字体公司的人力财力付出相匹配的。


       一个字库至少需要五六千字,每个字都需要设计师一笔一画地仔细勾勒、调整,通常设计一套风格字库需要设计1万左右的字符以及标点符号,几个人的团队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才能开发出来。当年微软公司斥巨资委托方正字体公司专门为Vista系统设计制作的字体“微软雅黑”,平均一个字设计费用要100美金。


       而漫长的开发过程和昂贵的开发费用必须要依赖于后期的大量销售,以及漫长的时间成本,一款字体才能赚钱。


       中国网民逐渐习惯了听歌要钱,看剧、看综艺、看漫画要钱,用迅雷下载出现“应版权方要求,该资源禁止下载”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和吃饭穿衣要付费一样,字库作为商品也必须要付费。


       付费更能刺激字体公司和设计团队产出高质量的字体,同样的使用之后设计出来的广告、海报等作品也会更优秀,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


第二招,使用免费商用字体


        一些有态度的公司和无私的设计师,把自己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字体拿出来,免费的供大家使用。

比如,为回馈社会各界,著名书法家叶根友先生授权杭州贤书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将叶根友微典、叶根友微禅云、叶根友守中曲画、叶根友锐劲体四款字体作为免费商用字体。我们在无偿使用的同时,应该给他们的开放分享精神致以最大的尊敬。


第三招,创造新字体

       创造新字体可以让你的作品独一无二,更是传承发展中国文化,提升艺术审美的好的方式。但因为个人商业使用就要自己设计一款字体,这未免过于繁琐,因为创造字体要找专业的字体团队来做,而且新设计的字体还要与其他已有字体的变形程度达到至少50%的标准,花费的人力物力远比直接购买版权要高得多。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太大,所以购买字体官方版权是最自由最省力的方式了。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再到为印刷而设计的宋体、仿宋、楷体、黑体等,而书法更是将汉字上升到一种独特的艺术,兰亭序和祭侄文稿更是成为无价之宝。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只有尊重、认同字体设计师的付出,商业使用购买官方授权,才能推动字体的不断创新,才能为文化传播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字载体,才能让中华文明越来越自信的走向世界。

                                                                                                                                                 

       编辑:李宁